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种霓虹灯、荧光灯、氙气灯,其实都离不开一类特殊的材料——稀有气体。
它们名字听起来高冷,比如氦、氖、氩、氪、氙,但其实它们都悄悄地藏在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那这些气体是怎么被分离出来,用到电光源中的呢?
一、氦气:从天然气里“捞”出来的稀客
在地球大气中,氦的含量非常低,所以几乎不可能从空气里直接提取。科学家们发现,它在天然气里却有相对可观的比例——有的气田里氦含量能达到 1%~2%,个别地区甚至接近 8%,当然也有的地方只有万分之几。
制取方法也挺有趣:
天然气主要由碳氢化合物(比如甲烷)组成,把它们液化冷凝后,氦由于沸点极低(只有4.2 K),不会被冷凝成液体,就能直接从气态部分中分离出来。
此外,在一些使用天然气作原料的化工厂,还能顺带回收氦气。
二、其他稀有气体:都藏在空气里
除了氡(放射性气体,极少使用),其他几种稀有气体——**氖、氩、氪、氙**——几乎全都取自空气。
关键的技术就是两个字:低温。
第一步:液化空气
先把空气冷到零下两百度左右,变成液体——这就是“液态空气”。
液态空气主要由:
液氮(沸点 77 K)
液氧(沸点 90 K)
组成。稀有气体就溶在其中。
第二步:分级蒸馏
不同气体的沸点不同,于是可以一层层“分离”。
氖的沸点比氮还低,所以会随氮一起气化。为了把它分出来,就要让氮重新液化,再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残余氮气,剩下的就是氖。
氩的沸点(87.3 K)和氧很接近,它主要留在液氧里。把混合气加氢,让氧变成水,再除去过量氢,就能得到高纯度的氩气。
氪和氙的沸点比氧高,它们会富集在液氧中。进一步的深冷分馏可以把它们与氧分开,然后用**选择性吸附的方法区分氪和氙。
三、制取流程简图
空气 → 液化 → 分馏→ 得到氮、氧 → 从氮中分出氖→ 从氧中分出氩、氪、氙
天然气 → 液化分离 → 得到氦
四、这些稀有气体有什么用?
稀有气体因为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反应,非常适合用于电光源:
氖(Ne):做成红色的霓虹灯;
氩(Ar):荧光灯、节能灯中常见的填充气;
氙(Xe):用于车灯、闪光灯、电影放映机的强光源;
氪(Kr):用于摄影灯、机场信号灯;
氦(He):用于冷却、高压放电管、低温实验。
五、结语
稀有气体的世界,看似“冷门”,却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发光。
从夜空中闪烁的霓虹到汽车的氙气大灯,再到科学实验中的低温环境,这些看不见的气体正在默默点亮人类文明。
联系人:销售部
手机:(86)028-84123481
电话:(86)028-84123481
邮箱:vigce_com@126.com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桂王桥西街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