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67年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演播室采用一个具有100 个存储容量的Q-存储器(Q-file)以后,全存储容量已成为事实。这种设备的出现打破了一个灯路用一个单独控制杆(或减光器)的传统设备,而系使用一个控制杆结合一种十进码按钮的装置来控制许多灯路。经过许多剧场和电视演播室试用40套此种设备后,普遍反映效果很好。它的数据程序控制已有容量为100或200个单独存储单元,每个单元都控制着300个或更多灯路的整个照明布景,可进行各种各样的调光。存储单元可按所要求的次序提用,无论是瞬时性的“遮光”,或预先的减光都可运用自如,同时该系统还能提供许多其它特征的操作,例如能同时自动地控制几个不同速度的减光等。此外,还有一种优越性,就是它的磁带程序装置能将整套戏剧或歌舞场面的灯光录入一个很小的磁带盒中贮存备用,可在下次需要时再放。
另外还有一些较好的存储设备,如德国的穿孔卡片型英国的数字调光存储器(digital dimmer memory),还有一种美国的设备,它采用一种经过专门设计的计算机和特殊的校准调光装置,通过一种“光笔”(Light-pen) 直接放映在显象管上。
剧场和电视演播室在灯光控制的要求上是根本不同的,因此所用光控设备也有所变化。主要因为电视摄影机不能在很低的照度下作用,调光器主要用来平衡灯光,很少用来把灯光降得很低。相反,剧场中的布景有时几乎完全在黑暗中演出,并要求灯光逐渐变暗,这就要求在调光器的低光部分有极精细的控制,但这在电视中却没什么意义。调光控制装置和光输出之间的关系,即众所周知的调光规律,是明调光对比性能最简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