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在电光源生产中常用,主要有钼丝、钼杆、钼箔等。
长期来,在制灯工业生产中存在着纯钼丝灯泡引出线的脆断问题。纯钼丝在切断冲扁工序中出现的开裂,尚可通过提高钼丝质量,进行热处理及改善加工条件来解决。但在石英玻璃泡壳经受氢氧火焰1800℃以上高温封接后,纯钼丝引出线发生的脆化,则属于材料的本质问题。普通纯钼丝如果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它就失去延性而脆化。因为纯钼丝在再结晶状态呈无取向的等轴晶粒(等轴晶粒是一种晶体形态。物质结晶过程中,在各个晶轴方向得到均等发展的晶体或晶粒组织),具有低的晶界强度。因此,纯钼丝元件在再结晶温度以上使用,常发生脆断现象,则给制灯厂生产造成了难以解决的困难。
奥地利普兰西金属公司最先研究的高温钼(HTV),已投入商品生产。由于高温钼独特的优异性能,引起了日、美、法等国的重视,先后开展了高温钼的研究。
我国上海钢铁研究所和株州硬质合金厂,针对长期以来特种灯泡生产中纯钼丝引出线脆断问题,采用独特的掺杂工艺,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研制成功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型高温钼丝(GHM)。这种高温钼丝在结晶状态下,呈现拉长、有取向并联锁的晶粒组织,从而使其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延性。它经1900℃高温退火后仍无发脆现象,保持着良好的弯曲塑性。因此,高温钼丝有效地克服了纯钼丝元件经高温处理后发生脆断的缺点。
这种新材料经多家制灯厂在卤钨灯、气体放电灯、特种灯等类型中实际使用,证明高温钼丝性能优良,降低了灯泡的损耗和成本,提高了质量水平。